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詹淑真 沈钊
AI技术如何赋能文化发展与创新?数字技术+文物保护还能碰撞出什么新火花?
5月27日上午,以“AI技术赋能文化发展与创新”为主题 的2025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
文物不会说话,科技如何令它们“发声”?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从“数字敦煌”的宝贵经验出发,分享了新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新平台的经验,展示跨文明对话的全新可能。
苏伯民介绍,敦煌研究院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在缅甸蒲甘他冰瑜寺的修复项目中,实现了中国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首次国际输出,开启跨国文化遗产科技合作新篇章。
他在现场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敦煌研究院数字化保护成果斐然,已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摄影采集、200个洞窟图像拼接、169个洞窟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形成超400TB数字资源,建成840TB分布式存储系统与高效数字资产管理平台。
苏伯民介绍,目前,敦煌研究院推出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利用游戏引擎和高清扫描技术,1:1复原了藏经洞,支持多语言,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敦煌文化的全球数字化传播和跨文明对话。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三星将于今年7月底推出GalaxyZFold5和GalaxyZ...
感谢IT之家网友J土豆、肖战割割、雨雪载途、你好啊_兔子的线索投...
昨天,昌九高铁首座隧道——箬岭山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全长196米,...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data.ai公布的最新数据,OpenAI在苹...
,微软官方表示,部分Win10、Win11用户在使用Win32应...
5月25日,青海省共和县德吉滩“祥和塔”下,中国太保三江源生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