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8.7亿元人民币,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两倍。
记者从15日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了解上述信息。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研发、津冀生产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正在不断成熟。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已成为协同发展的实体支撑。三地产业协同由原来的转移承接向现在的产业链合作转变,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7个。
刘伯正提到,中国星网已迁驻河北雄安新区办公,华能、中化总部项目即将投用,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全部开工,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短短2年已聚集200余家高科技企业,形成创新“小气候”。
--> |
“我们一直把唱好京津‘双城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刘伯正说。目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超6000家,两市同城化内容越来越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三星将于今年7月底推出GalaxyZFold5和GalaxyZ...
感谢IT之家网友J土豆、肖战割割、雨雪载途、你好啊_兔子的线索投...
昨天,昌九高铁首座隧道——箬岭山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全长196米,...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data.ai公布的最新数据,OpenAI在苹...
,微软官方表示,部分Win10、Win11用户在使用Win32应...
5月25日,青海省共和县德吉滩“祥和塔”下,中国太保三江源生态公...